Insert title here
当前位置:首页 / 康复教育 / 学前教育

关于听障儿童心理情绪干预的实践探索

发布者:admin         点击数:5429          发布时间:2018-07-21 17:01:01

孙勇 吴丹凤 陈晨 周芳 许树芳 孙震震 刘丽丽

摘要

听障儿童由于受自身生理缺陷、家庭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易伴随出现胆怯、恐惧、焦虑、敏感、社交回避等一系列心理情绪问题。本中心在致力于帮助听障儿童“全面康复,快乐康复”的实践中,探索出一套听障儿童“三位一体”心理情绪干预模式。此模式以听障儿童为对象,以康复中心、家庭、社会作为实施干预的三大主体,相互发力,统筹协调。本文在总结我中心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浅析“三位一体”心理情绪干预模式在改善听障儿童心理情绪问题中的应用。

关键词:听障儿童;“三位一体”心理情绪干预模式

Abstract

Because of physical defects, family and social factors, children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are easily accompanied by a series of 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problems such as fear, anxiety, sensitivity, and social avoidance. With the guide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our center has explored a set of mental-emotional intervention models for children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This model takes rehabilitation center, families, and society as the three major subjects to implement interventions.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our center's practical experienc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odel in improving the psychological and emotional problems of children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Keywords:children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mental-emotional intervention model

一、引言

听障儿童,即听觉障碍儿童,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因而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的环境声音及言语声的儿童(韦小满,2006)。中国每年约有新生儿2000万,根据国内的统计数据,5.9‰的新生儿伴随有一定的听力损失,其中约有12万听力障碍患儿,其比例远超过其他常见的先天性疾病(陶铮和刘世喜,2005)。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的日臻成熟,“听觉口语法”在康复教学中的广泛普及和应用,针对0〜6岁听障儿童的抢救性康复已初见成效。在以学前教育为基础,以听力干预、听觉言语训练、言语矫治等专项技术为支撑的听障儿童全面康复模式(胡向阳,2012)的指导下,听障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情绪发展也日渐成为康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回顾以往的调查研究,徐亚琴和夏黎(2007)对40名聋儿的气质特点进行调查,总结出聋儿由于听力受损、语言延迟及语言障碍,易在交往中受挫,从而形成退缩、消极,遇到挫折易放弃的情绪特点,且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杜巧新等(2012)使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和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TRS)评估了30名3-7岁听障儿童的行为问题,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53.33%和26.67%。毛文琴(2014)对72名入托的听障儿童进行调查,发现康复初期听障儿童中情绪波动的现象较为普遍,情绪稳定者占29.2%,出现情绪波动但时间较短的占44.4%,而情绪波动时间较长的约占26.4%。有研究者认为,听障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听觉刺激的输入及言语信息的输出均存在困难,无法与其他人顺利地进行沟通,更容易封闭自己,易产生情绪困扰(伍新春和赵英,2018)。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分析听障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和情绪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我中心在康复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广泛收集数据和个案,将听障儿童的情绪问题作为康复工作的着眼点之一。

二、听障儿童情绪障碍产生的原因

儿童情绪障碍涉及以焦虑、恐惧和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吴丹丹、赵兆和陈一心,2014),临床表现多为焦虑、恐惧、强迫(胡向阳等,2012)。听障儿童的心理情绪障碍,既受个体因素,也受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个体因素

听障儿童由于听力损失,与健听儿童相比,其交流能力及通过语言进行思维的能力相对较差,尤其在与同伴及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有时由于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其需要,在社交场景及日常生活中,由于表达不畅,易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在某些情况下,有些听障儿童由于缺乏有效进行表达自我的方式和方法,甚至会出现冲动及攻击性行为。除此之外,有研究表明,听障儿童的情绪识别能力相对滞后,且不能对情绪的诱发因素做出合理的推测(伍新春和赵英,2018),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听障儿童更易出现情绪问题。

(二)家庭因素

父母作为听障儿童的主要照顾者,其态度、情绪、行为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听障儿童的情绪发展(伍新春和赵英,2018)。听障儿童父母因儿童的生理性缺陷,在教养过程中,易形成极端型教养方式,其一表现在过分溺爱、娇惯听障儿童,过度保护听障儿童,受这种不当教养方式的影响,听障儿童易形成自私、狭隘、懒散、任性、依赖性强的性格特征;另外一种则表现为过渡冷落听障儿童,这种教养方式则易导致听障儿童形成冷漠、孤僻的性格特征。

(三)社会因素

在当今开放的网络传媒时代,弱势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大众对听障儿童的关注仍集中在其语言表达等外显性特质上,对其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仍旧不够,加之部分媒体的错误性导向,大众对听障儿童多持有怜悯的态度。听障儿童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容易敏感、自卑,来自他人的不理解和异样眼光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听障儿童的消极情绪。此外,有研究者提出,与健听儿童相比,听障儿童可享受的教育资源较少,未来的就业机会也受到一定的限制,这种不平等也容易导致听障儿童各方面需求得不到满足,继而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伍新春和赵英,2018)。

三、听障儿童“三位一体”心理情绪干预模式

我中心在听障儿童的康复实践过程中,不仅一如既往地重视听障儿童的康复进程,关注其康复成效,也将听障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情绪发展视作康复的一大重心,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组织康复教师、心理教师、感统训练师、音乐治疗师等人员对部分存在情绪问题的听障儿童进行干预和跟踪调查,收集个案数据,探索总结了一套听障儿童“三位一体”心理情绪干预模式(图1):

图1:听障儿童“三位一体”心理情绪干预模式

根据我中心“以人为本、全面康复、快乐康复”的理念,围绕听障儿童心理情绪干预这一主题,以康复中心、家庭、社会为三大实施主体,建立以康复中心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社会为辅助的“三位一体”心理情绪干预模式。在此模式之下,康复中心作为康复教学的主体,发挥着基础性、带动性作用。康复中心在早干预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人员适时评估听障儿童的心理情绪状况,对情绪障碍儿童制定具体方案,通过沙盘疗法、感统训练等方式进行定向功能强化训练,以新兴的艺术疗法作为补充,并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定期学习培训,加强园风师德建设,在了解在训儿童个性特征、心理状况的基础上,端正教学态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辅助消除听障儿童的焦虑、恐惧情绪;家庭作为康复的个体单位,通过优先疏导家长的心理情绪、建立常态化的家园联系、组织家长培训等方式,充分发挥家长效能,号召为听障儿童营造和谐、向上的家庭氛围;而社会则为听障儿童的心理情绪干预提供了最广范围的支持与辅助,听障儿童的心理情绪状况离不开社会的正向宣传和引导。康复中心、家庭、社会三方主体相互支持,互相影响,共同促进听障儿童心理情绪的良性发展。以山东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听障儿童家庭、社会为主体,其心理情绪干预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尽早干预,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为进一步探究听障儿童心理情绪干预时长与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我中心对省内听障儿童进行行为问题评估,共面向山东省的10家听力语言康复机构下发900份问卷,回收问卷876份,剔除信息不全、回答不完整等无效问卷,共计543个有效样本,问卷有效率为61.99%。调查对象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

年龄分段

2-4岁

4-6岁

助听设备

性别

HA

CI和HA

CI

人数

246

108

123

66

111

309

123

 比例(%)

44.8

19.9

22.7

12.2

20.4

56.9

22.7

1. 方法

采用 Achenbach编制的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简称CBCL),此量表由适应量表和行为问题量表构成。由家长对孩子最近6个月的情况进行评定,量表采用0-2三级评分,2-4岁组包括攻击、睡眠、抑郁、体诉、破坏、社会退缩六个因子,4-6岁组不同性别儿童的量表因子不同,分别包括社交退缩、抑郁、攻击等八个因子。

2.统计结果

(1)按照2-4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六个因子进行统计,对被试逐一做评定分析,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2       2-4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情况    [例(%)]

社交退缩

攻击

抑郁

体诉

睡眠

破坏

总计

65

(18.4)

37

(10.5)

36

(10.2)

11

(3.1)

6

(1.7)

4

(1.1)

99

(27.9)

从表1-2可看出,2-4岁听障儿童的行为问题,主要集中在社会退缩、攻击及抑郁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的行为问题,均与听障儿童的情绪问题相关。

(2)在区分性别的基础上,按照4-6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八个因子进行统计,对被试逐一做评定分析,结果如表1-3、表1-4所示。

表1-3     4-6岁男童行为问题检出情况   [例(%)]

社交退缩

抑郁

攻击

分裂样

违纪

性问题

体诉

不成熟

总计

14

(11.4)

11

(8.9)

9

(7.3)

8

(6.5)

8

(6.5)

6

(4.9)

5

(4.0)

3

(2.4)

43

(34.9)

 

表1-4      4-6岁女童行为问题检出情况   [例(%)]

抑郁

多动

社交退缩

攻击

分裂样

肥胖

性问题

体诉

总计

9

(13.6)

7

(10.6)

6

(9.0)

4

(6.0)

4

(6.0)

3

(4.5)

2

(3.0)

0

(0.0)

19

(28.8)

对比表1-3和表1-4可发现,4-6岁男童的行为总分高于女童,且其行为问题主要集中在社交退缩、抑郁及攻击三个方面,4-6岁女童的行为问题则主要集中在抑郁、多动和社交退缩三方面,与男童相比,女童更容易出现抑郁问题。

(3)对比不同年龄段听障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2-4岁听障儿童中共检出行为异常者159人,检出率为45%;4-6岁男童中共检出行为异常者64人,检出率51.9%;4-6岁女童中共检出行为异常者59人,检出率52.7%。在分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干预时间与其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发现4-6岁听障儿童行为总分与干预时间的长短成负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5:

 表1-5:不同干预时间与行为问题的相关性分析

不同年龄段行为总分

干预时间

r值

P值

2-4岁行为总分

-0.098

0.708

4-6岁男童行为总分

-0.305

0.014

4-6岁女童行为总分

-0.207

0.025

统计发现,4-6岁听障儿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2-4岁听障儿童,在同一年龄段(4-6岁),男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女童;4-6岁听障儿童行为总分与干预时间的长短成负相关,即干预越早,行为问题检出率越低。因此,对听障儿童的情绪问题进行早干预,是有效避免情绪障碍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二)适时组织评估,定向功能强化

我中心心理教师定期组织听障儿童进行心理评估、行为问题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筛查出部分存在情绪障碍、行为问题的幼儿,通过组织案例讨论,确定干预方案,进行定向功能的强化训练。

1.沙盘疗法

沙盘疗法 ,亦称箱庭疗法,是在治疗师的陪伴下 ,让来访者从摆放各种微缩模具 (玩具)的架子上 ,自由挑选小模具 ,摆放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的容器 (沙盘)里 ,创造出一些场景来进行心理治疗的方法(王萍和黄钢,2007)。由于听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欠佳,对其进行心理治疗的困难较大,而沙盘疗法为其心理治疗提供了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沙盘疗法运用一种非语言的的治疗方式,以来访者为中心,给来访者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充分接纳和包容儿童的发展现状,在情景互动中使来访者的自我治愈能力得以发挥。研究表明,沙盘疗法在特殊儿童的心理及行为干预中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张钘铭、徐光兴和林榕发,2011)。

采用CBCL儿童行为量表对我中心所有在训听障儿童进行了行为评估,结合父母及教师日常观察,筛选出存在有社交退缩、焦虑行为的个体。考虑到听障儿童年龄较小,同时在语言表达和沟通方面存在障碍,因此选择沙盘疗法对存在行为问题的儿童进行干预。其中一个案干预情况如下:

个案基本信息:男孩A,3岁半,父母务农,有两个姐姐(听力正常)。2岁时被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左耳植入人工耳蜗,2017年2月13日开机,右耳佩戴助听器。语言仅能模仿,无法配合完成听觉语言评估。教师及家长观察发现,该儿童性格内向孤僻,对母亲非常依恋,与家人以外的他人很少有目光接触,很少参与同伴交往,喜欢独自游戏,非常害怕和生人接触,表现出退缩、恐惧甚至哭闹。使用格雷费斯精神发育测验对该儿童的智商进行了测试,发育商为95。针对此儿童问题,心理老师为该儿童每周安排一节沙盘课进行干预。

第一阶段:建立治疗关系阶段。第一次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做沙盘游戏,该幼儿表现得十分紧张,躲在妈妈身后,在妈妈的鼓励下触摸沙子。开始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将沙具摆在上面柜子上玩一会儿然后再放回原位。后来取了喜欢的汽车、自行车和飞机模型放到沙盘里摆弄,整个过程中该儿童都是沉默的,没有发出一丝声音。最终整个沙盘表现的非常“空荡”,几辆车东倒西歪,这些都反应了儿童个案的内心封闭和焦虑不安。

第二阶段:深入阶段。经历了五次“沉默”的沙盘游戏过程,这次沙游显现出积极的转变,契机是在沙游过程中儿童开始有“言语”,在模仿汽车行驶时嘴里发出“嘟嘟嘟”的声音,并且高兴地边玩边跳,显得有点兴奋。随后又主动拿了小锅、铲子、煤气灶等玩具,不断地模仿做饭、吃饭等。沙具种类的增多、动作的模仿和言语的出现都反应出儿童开始打开心扉、直面生活的转变。同时儿童已然接受老师的存在,基本建立起信任的治疗关系。

第三阶段:转化阶段。在此阶段,该儿童已完全熟悉沙盘和心理教师,能在沙盘中制作小山、湖泊和河流等,沙盘中也多次出现生活中的人物及场景。在沙盘制作过程中,该幼儿会邀请教师一同制作,表现出更积极的人际互动愿望及语言沟通。在必要的时候老师会按照生活逻辑进行引导创造。在每次沙盘游戏结束时,亦能在心理教师的督促下较配合地收拾沙具。

经过一学期的沙盘游戏心理辅导,幼儿的社会交往行为发生了较为明显可供观察到的变化,经集体课教师及家长反馈,目前他在班级内有了较好的交往伙伴,跟老师和班内其他同伴也有了语言上的交流,在区域活动和自由活动中也开始主动加入同伴游戏。见到生人的恐惧感明显降低,能够主动同熟悉的人问好。可见,沙盘疗法对于改善听障儿童的心理情绪问题有较好的干预效果。

2. 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是指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杨霞等,2007)。儿童常见的感觉统合失调现象通常表现为视觉异常,手眼协调性差;前庭功能及运动异常;触觉等肤觉异常;胆小、害怕以及其他异常的心理活动(汤盛钦,2005)。李旭东和黄悦勤(2001)对感觉统合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总结出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在临床上易表现出孤僻、不合群、胆小、害怕陌生环境、社交能力差、害羞、依赖母亲、脾气急躁等心理问题。胡怡萍等(2014)随机整群抽取兰州市828名3-5岁学龄前儿童,使用感觉统合量表(3-6岁版)评定抽测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调查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此调查发现,感觉统合失调组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PSQ各行为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感觉统合正常儿童,且感觉失调越严重,越容易发生行为问题。

听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感觉通道之一,听障儿童由于听力损失,感知活动中缺少声音的刺激和语言参与,知觉缺乏完整性,感知活动缺乏系统性、整合性和准确性(王志毅,2007),很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现象,进而引发心理行为问题,从而影响听障儿童的全面康复与发展。业界关于听障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较少,为更好地促进听障儿童全面康复,促进听障儿童心理行为健康发展提供数据支撑,针对来自山东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的3-6岁且智力正常,无其他残疾的在训听障儿童51名,进行了感统评估和数据收集。其中男孩28名,占54.9%,女孩23名,占45.1%;2-3岁年龄组17人,3-4岁年龄组19人,4-5岁年龄组15人。

(1)方法

由听障儿童的主要抚养者在教师指导下填写《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编制)。此表共58个问题,按“从不、很少、有时候这样、常常、总是如此”1-5级评分。“从不这样”得最高分,“总是如此”得最低分。因调查对象年龄在3-6岁,故量表内容只涉及 3 项: 前庭功能(大肌肉及平衡)、触觉防御、本体感。标准分数低于40分被评为有此项轻度失调,低于30分为此项的重度失调。该量表在文化背景不同的中西方均已应用,并已表明该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

(2)统计结果

(a) 听障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状况

在三种感统类型中,听障儿童的前庭平衡失调发生率最高,为27.4%,其中轻度失调占23.5%;其次是本体感和触觉防御失调,分别为13.8%和11.7%。由于任何一个类型的T分低于40分即判定为失调,则听障儿童总体感统失调率为31.4%,轻度感觉统合失调率为25.5%,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率为5.9%。见表2-1。

表2-1  听障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状况 [例(%)]

感统类型

正常

轻度失调

重度失调

失调总计

前庭平衡

37(72.5)

12(23.5)

2(3.9)

14(27.4)

触觉防御

45(88.2)

4(7.8)

2(3.9)

6(11.7)

本体感

44(86.3)

6(11.8)

1(2.0)

7(13.8)

合计

35(68.6)

13(25.5)

3(5.9)

16(31.4)

(b)不同性别听障儿童的感统失调发生情况比较

表2-2中,听障男童和女童感觉统合失调总发生比例分别为35.7%和26.1%;轻度失调的听障男童和女童比例分别为25%和21.7%,重度失调的男女童比例分别为10.7%和0%,听障男童的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高于女童,但经卡方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听障男童和女童在各项感觉统合类型上的失调发生情况见表2-3。

表2-2 不同性别听障儿童感统失调发生情况比较 [例(%)]

性别

轻度失调

重度失调

总计

7(25)

3(10.7)

10(35.7)

6(26.1)

0(0)

6(26.1)

表2-3  各项感觉统合失调发生比例的性别分布[例(%)]

性别

前庭失调

触觉防御失调

本体觉失调

10(35.7)

4(14.3)

6(21.4)

4(17.4)

2(8.7)

1(4.3)

分析以上来自中心内部在训听障儿童的数据可得出,听障儿童总体感统失调率为31.4%,其中,前庭平衡失调发生率最高,且听障男童的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高于女童。为更好地帮助感觉统合失调的听障儿童进行相关强化训练,并跟踪其情绪方面的问题,训练师收集资料,以一个学期为时间期限,做了以下个案的案例分析。

个案基本信息:小宇(化名),男孩,2014年10月24日出生,家庭和睦,感音神经性耳聋,左耳佩戴助听器,右耳人工耳蜗,2016年10月进入山东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据老师观察和家长反映,该儿童存在日常生活中走路不稳,跑步时常常跌倒;感统课上不能独自走平衡木,不能单脚跳;在集体生活中胆小、害怕陌生环境;与同伴交往时害羞、不合群、偶尔有攻击性行为;生活中对母亲依赖性强,爱哭闹。在学期初对小宇的感统评估结果如下:

前庭平衡

触觉防御

本体觉

23 重度

前庭平衡弱、手眼协调能力弱、训练专心程度不够、走路不稳、跑步易跌倒

41轻度

触觉防御过多、依赖性强、不喜与人肢体接触

37重度

本体觉能力欠缺、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精细动作不好、动手能力差

针对此儿童问题,感统教师为该儿童每周安排一节感统训练课进行干预,每次时长60分钟,训练周期为6个月。

前庭平衡训练:训练中主要使用的器材有钻笼、平衡踩踏车、平衡步道、滑梯、晃动独木桥、袋鼠袋、吊缆、秋千。在使用训练器材时结合游戏,吸引小宇的兴趣,每次训练结束后,与小宇之前的训练作纵向对比,对其进步性表现进行及时奖励。在训练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训练器材的选择、搭配及训练方法,也要同时兼顾幼儿心理情绪的变化。例如,使用钻笼前利用羊角球设置障碍,必须使用羊角球到达钻笼,在训练小宇前庭平衡的同时,锻炼本体觉和触觉,并让小宇增强信心和勇气,同时学会注意“听”规则,提高听的能力;在蹦床游戏中鼓励小宇大胆发声,抒发情绪,练习说的能力,关注和引导小宇在游戏中进行情绪的表达与疏导。

触觉训练:使用器材主要有波波池、按摩大龙球、触觉垫、钻笼、滑梯等。波波池中的海洋球可给予小宇充分的触觉刺激,在训练过程中,随着小宇的进步,视情况提高游戏难度,例如,让小宇在球池中借住老师投掷的球并扔出,在练习触觉的同时增加视觉、反应能力的练习;使用按摩大龙球时,结合趴地推球的游戏增强小宇的触觉体验,同时训练前庭的平衡。

本体觉训练:使用器材有跳床、大滑板、羊角球、1/4圆平衡等。在训练过程的后期,在使用羊角球时,小宇对简单的蹦跳感到厌烦,教师设置捉迷藏游戏等多种游戏方式,帮助小宇在训练的同时,逐渐减轻对训练器材的排斥感,维持对训练游戏的兴趣。

在训练后期,针对小宇的训练效果,教师加入了万象组合进行综合性训练,设置了平衡步道、独木桥、钻笼、波波池、羊角球、跳袋等综合训练模式。过程中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设置的全部训练内容均基于学期初的评估、前面课程的训练效果和定期测评结果,在过程中关注小宇心理情绪的表达和疏导,例如小宇在害怕时,利用家长或肢体接触给予他安全感,鼓励小宇大胆尝试并在尝试成功后及时给予奖励;失败时转移注意力,并在降低难度的同时给予小宇以肯定;每次训练结束后,对家长进行家庭感统训练方法的指导,以便在生活中加强和巩固小宇的训练成果。

经过一学期的感统训练,小宇现在走路很稳,跑步基本不会跌倒;感统课上敢于独自走平衡木,能顺利接抛球,大滑板能直线滑下。感统教师在学期末做了最后一次测评,结果如下:

前庭平衡

触觉防御

本体觉

43轻度 注意力不集中

65正常

64正常

除了感觉统合方面的能力有所提升,据小宇的集体课教师反映,小宇在班级内的社会交往行为发生了一些可供观察到的变化,在班级内不再排斥其他幼儿,与教师的交流增多,并且会主动与老师进行谈话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开始主动加入群体游戏之中。该感觉统合训练的个案为本中心听障儿童心理情绪干预提供了可参考性的案例支持。

(三)贯穿艺术疗法,实行快乐康复

近几年来,艺术疗法广泛应用于特殊儿童的康复工作中,我中心主要采用音乐治疗法。音乐治疗又称“音乐治疗法”,是音乐学、心理学、医学、人类学等学科交叉综合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于1950年美国国家音乐治疗协会成立之时起被确定为一门正式的学科(胡世红,2011)。学界关于音乐治疗有多重定义,本文参考了中央音乐学院张鸿懿(2000)的定义,即音乐治疗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使患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关于音乐治疗的实效,目前针对听障儿童的研究还比较少,余菲等(2018)将14例单侧人工耳蜗的先天性语前聋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儿童在接受言语训练的基础上,同时进行音乐训练,一个月后进行结果比对,发现音乐训练有效地提高了观察组幼儿的音乐和言语感知能力,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及改善社交状态,同时也缓解了听障儿童家长在儿童培养方面的心理压力及焦虑状况。

我中心在“全面康复、快乐康复”的理念指导下,注重研究音乐治疗的实效,配置了专业的音乐教室,培训出音乐治疗师,对听障儿童的心理情绪问题进行相关的辅助性康复工作,并通过个案跟进,收集音乐治疗的样本数据。

个案基本信息:方方(化名),3岁3个月,男孩,极重度听力障碍,前庭导水管扩大,右耳植入人工耳蜗,型号为澳大利亚Freedom,左耳佩戴瑞声达助听器,开机6个月后开始接受音乐治疗。妈妈形容孩子性格内向、胆小,缺乏安全感,惧怕陌生环境,在陌生人面前不敢展示自己;肢体不协调,大动作发展较慢;性格方面热心,喜欢帮家长和老师做事;对周遭事物有浓厚的探索兴趣,模仿能力强,注意力较稳定;幼儿喜欢节奏感强的音乐,会不自觉地跟随音乐扭动身体,偶尔还会高兴地蹦跳。学期初期,治疗师对其动作能力、交流能力、认知能力、音乐能力以及社会性行为进行了观察与评估,结果如下:

动作能力评估结果

 

上下肢无生理缺陷;由于存在前庭导水管扩大症,粗大动作完成不好,肢体不协调,不能完成双脚跳;方向感差;能跟随快节奏音乐进行简单的肢体律动。

 交流能力评估结果

自主语言较少,与治疗师的沟通较为被动,存在用动作代替语言的现象,即使治疗师主动接近他,也会很羞涩地逃避;偶尔高兴的时候会随着音乐手舞足蹈,只与极个别相熟的小伙伴有简单的动作交流。

社会性行为评估结果

 

能安静地坐在位置上配合治疗师,虽主动性不强,但也不拒绝其他小伙伴或治疗师的握手;能较为完整地参与活动,但不喜欢主动表现自己。

认知能力评估结果

 

视觉能力较强,基本概念认知一般,记忆力和听辨力较弱。

音乐能力评估结果

 

喜欢节奏感强的音乐,愿意跟着律动做动作、打拍子;愿意跟着老师模仿打拍子,变化节奏型时也能较快完成转变,但对细微的节奏型变化表现不敏锐;喜欢跳舞,高兴时扭动身体的幅度也比较大,节奏感一般;有唱歌的意识,音量很小且音准不好。

针对以上评估结果,治疗师总结其障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动作障碍、交流能力和语言障碍。除此之外,据方方的家长反映,方方与其他同龄儿童的互动很少,面对不熟悉的人,眼神不对视对方,且常常出现回避、退缩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对富有节奏感的儿歌很感兴趣,一个人听儿歌时,时常随音乐晃动身体。依照方方的具体情况,治疗师制定了为期3个月,每周1次,每次45分钟,共计12次的音乐治疗方案,通过音乐治疗的方式,对其进行肢体律动、节奏模仿和即兴演奏、自我表达训练,并在训练过程贯穿自信心、社会交往礼仪及自我表达的心理情绪干预。由于音乐治疗中的唱、奏、律动等活动,均在无压力的情境下进行,在治疗过程中,幼儿不会受到“对”或“错”的封闭式评判,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听障儿童的自信心,鼓励其进行自我表达;并且,音乐治疗作为小组团体性活动,也为听障儿童提供了与同伴互动的机会,趣味性的音乐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听障儿童的参与度,从而帮助听障儿童更好地融入团体,克服人际互动焦虑。

1.肢体律动训练

方方在整个律动训练过程中能表现出较为稳定的注意力,可按照老师的要求参与活动,喜欢《分清左右歌》,也能听着舒缓的音乐走线,肢体协调性较治疗之前有所提升,可原地双脚离地跳跃。治疗初期,方方对听鼓声走和停理解不到位,多数以自己的意愿决定何时停止,行走时的律动也与鼓声不一致。经过六次的治疗后,方方有了正确的反应,可以明确区分敲鼓的律动和音乐中的突然停顿,反应能力方面进步明显。除此之外,方方在音乐律动的过程中,情绪始终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

2.节奏模仿和即兴演奏训练

在这个活动中,治疗师始终重复相同的节奏型,幼儿可以根据治疗师的节奏自由即兴发挥,进行节奏的变更。治疗初期,方方处于单纯的模仿阶段,缺乏自我的创造和展示,执着于治疗师开始演奏时的简单节奏,对节奏的变化不会做出相应的调整。第9次治疗时,方方的演奏节奏出现了变化,在治疗师及时的鼓励和引导下,他的即兴演奏行为重复出现,并且在之后的3次治疗过种中,一直趋于稳定状态。

3、自我表达训练

在此项训练中,治疗师多次重复歌曲《我喜欢》,治疗初期,2/3的幼儿可有节奏地说出自己喜欢的东西,方方却很少在小组中有自主语言,总是避而不答。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第5次治疗,方方小声说出了“妈妈”,其他幼儿一起重复了他的话,方方以往的回避情绪有较大改善。之后的6次治疗中,方方陆续说出了很多他喜欢的东西,例如汽车、皮球、水果、动物等,自主表达的意识开始逐步增强。

4、歌曲演唱训练

《你好歌》和《再见歌》是每次治疗过程开始和结束的例行歌曲。前期5次治疗过程中,方方都只是安静的倾听者,并没有太多的回应和表情,同组其他幼儿对歌曲熟悉后开始陆续跟唱。治疗师针对此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每天早晨起床听《你好歌》,晚上睡觉时听《再见歌》。在第10治疗演唱《再见歌》时,方方动了动嘴巴,声音很小地重复了几个字,治疗师及时给予方方鼓励。在第11、12次治疗时,方方的跟唱行为分别拓展到一句歌词和一个八拍旋律。

经过为期3个月、12次的音乐治疗,方方虽进展较为缓慢,但在参与过程中越来越积极,主动性开始增强,在小组活动中配合度越来越高,并开始出现自主性表达;据家长反馈,在日常生活中,与其他幼儿的互动有所增强,开始在熟悉的同伴面前主动表现自己,较治疗前开朗了一些,见到人,可在家长的引导提示下打招呼,眼睛基本会有对视;在集体课中,持续的安静状态与无互动性行为的次数有所减少,开始在教师面前表现出其喜悦的情绪,同伴与其交往时,方方的回避行为有所减少,出现与同伴交往的意愿。虽然方方的进步并不能全然归功于音乐治疗,但音乐治疗的确在其康复进程中,尤其是心理情绪干预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加强园风师德建设,注重真情感化

在听障儿童的康复训练过程中,康复教师是听障儿童康复训练的主体,康复教师的专业性将直接影响听障幼儿的康复程度和进度。评价一名教师的专业性,既要客观地根据听障儿童的听觉、语言康复等级评价其教育教学能力,也要关注其自身道德素养的建设。教师专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这一专业工作时所遵循的能体现教师专业特性、教师道德价值以及教师人格品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张凌洋和易连云,2014)。教师的道德价值、教师的人格品质作为教师专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性。对于0〜6岁学龄前幼儿,教师的态度对幼儿的情绪体验有重要的影响。葛守焕(1989)对30名大班儿童在园内的情绪体验进行跟踪观察,发现若教师以亲切、活泼、鼓励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幼儿也处于愉悦、轻松的情绪体验中,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对各种活动持积极的态度;若教师对幼儿的行为持无动于衷、否定或反感的态度时,大多数幼儿会整天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中,出现焦虑、漠然、不爱听别人讲话、做事不专注、缺乏自信心等现象。袁存梅和冯蕾(2005)研究发现,教育者的情绪变化影响聋幼儿的情绪和认知发展,教育者情绪饱满,聋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就表现出积极的认知情绪,反之,聋幼儿认知的情绪就会低落。因此,教师对待幼儿的态度与行为,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影响幼儿情绪的一个因素。

基于以上因素,自运行以来,我中心高度重视教师自身道德素养的建设,并定期开展园风师德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教师对照检查、接受服务对象的民意测评、召开支委会制定整改方案等举措,旨在规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教师的自主成长,鼓励教师以积极的态度、正向的行为方式影响幼儿,在康复过程中为听障儿童创造良好情绪体验,以真心对待听障儿童,以真情感化服务对象。

(五)家长心理干预优先,努力发挥主导作用

家长被作为特殊儿童成长与长期生活质量改善的首要决策者,是多年来干预实践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刘新学,2011)。父母在特殊儿童康复和发展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施加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特殊儿童后天的康复状况和发展水平(蔡卓倪、李敏和周成燕,2010)。有研究显示,当儿童被怀疑或诊断有听力障碍时,家长极易出现焦虑、震惊以及无助的心理状态;听力障碍会影响家长的情绪,增加家庭生活压力,有的甚至会影响家庭和谐,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听障儿童父母的情绪,而来自父母的情绪,也会作用于听障儿童(刘巧云,2018)。除此之外,也有研究指出,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是儿童社会化的关键因素,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是造成子女心理、精神、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父母教养方式越溺爱、放任或不一致,听障儿童的失调问题越多,越阻碍听障儿童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王娜、尹梦雅、张晓丽和杜巧新,2014)。

参考以上研究成果,针对本中心的实际情况,中心注重对听障儿童的家庭的指导和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家长培训班,使家长了解当前的康复技术、设备、国家政策和康复成效,开展听能管理、听觉口语训练、家庭教养方式等相关的培训课程,提高家长的康复能力和自身素质,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动员家长努力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定期发放中心自编家长调查问卷,对家长的心理、情绪状况进行跟踪了解,并通过与心理治疗师约谈的方式,对部分家长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家长在康复过程中坚定信心,树立正向、积极的态度,尽早接受幼儿为听力障碍的现实,全力帮助幼儿康复,同时培养幼儿活泼、热情的性格。

(六)整合社会资源,营造社会氛围 

社会支持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界70年代的精神病学文献中(李铣、宣讯和唐代盛,2004)。李铣等(2004)研究者总结了国外学者对社会支持的论述,认为社会支持体现在:一是客观可见的支持,即不以人的个体感受为转移的支持,包括物质支持、网络支持,二是主观体念的支持,即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受尊重、体谅的情感支持及满意度,这种支持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目前对于听障儿童家庭的社会支持方面的研究较少,黄晶晶和刘艳虹(2006)以北京市某特殊学校的家长为调查对象,对听力障碍儿童、视力障碍儿童和智力障碍儿童家庭发放自编问卷,进行社会支持现状的调查研究,统计发现,特殊儿童家庭获得的社会支持很少,以家庭内部的自我支持为主,究其原因,研究者指出,特殊儿童家庭实际获得的社会支持少,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现有资源未得到合理利用;另一方面,支持源与被支持者之间的沟通渠道不顺畅,导致各系统层面提供的支持未能很好地满足特殊儿童家庭的需要。我中心在总结特殊儿童社会支持研究成果、剖析目前社会支持瓶颈问题的基础上,做出如下的措施安排:

1.客观可见的社会支持

作为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下属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积极助推并实现7岁以下适症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有一做一”;积极推进《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的贯彻实施,逐步实现已确诊听障婴幼儿信息数据共享,并自觉融入大局,助力“精准康复,脱贫攻坚”,为临沂、菏泽两市的300名听障婴幼儿验配大功率多通道助听器,并组织家长培训和入户指导;我中心建立并高效运行山东省听力语言康复信息管理平台,创建手机APP客户端,实现了政策宣传、网上咨询、康复报名、远程教学与指导等,打通社会资源与听障儿童家庭之间的层层阻隔。

2.主观体念的社会支持

听障儿童心理情绪障碍产生的原因,其中有一部分根源于主观体念社会支持的缺失。由于社会宣传力度不足、大众对听障儿童这一群体的了解不够、听障儿童家庭及听障儿童自身在社会生活中所受尊重、体谅等情感支持的不足,易导致听障儿童产生孤僻、自卑的心理,进而引发情绪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中心一方面成立励志文化体验中心,宣传、普及现代残疾人观,免费接待包括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各类院校学生等,通过亲身感受残疾人生活、聆听残疾人励志故事,学习现代残疾人观、与在训儿童互动交流等形式,宣传听力语言康复工作;另一方面撰写园歌、筹划并拍摄园歌MV,通过电视、网络等传媒进行宣传与推广,营造社会氛围,尽力为听障儿童康复提供理解、支持、尊重、接纳的和谐社会氛围。

四、总结与展望

听障儿童的心理情绪问题受听障儿童自身情况、家庭及社会三方面的影响,应通过康复中心、家庭及社会三方主体的力量进行合理、有效的干预。我中心在发现、探究听障儿童心理情绪问题的基础上,在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初步打造了“三位一体”听障儿童心理情绪干预模式的雏形。以康复中心为基础,进行科学、有序的康复教学,在早干预的基础上进行适时评估,制定具体的干预方案;以家庭为依托,对听障儿童家长的心理进行及时跟进与干预,努力为听障儿童营造和谐、向上的家庭氛围;充分整合社会支持,为听障儿童家庭提供客观可见的社会支持,同时通过一系列举措营造社会氛围,动员主观体念的社会支持,为听障儿童的心理情绪干预提供最广范围的支持与辅助。康复中心、家庭、社会三方主体相互支持,互相影响,从而共同促进听障儿童心理情绪向良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蔡卓倪,李敏和周成燕(2010)。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情况调查分析。中国特殊教育,2010(12),17-20。

杜巧新,陈溪,王段霞,王娜和尹梦雅(2012)。Conners父母、教师问卷在3〜7岁听障儿童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8(12),1138-1140。

葛守焕(1989)。教师的教育态度在幼儿情感发展中的作用。幼儿教育,7(5),13。

黄晶晶和刘艳虹(2006)。特殊儿童家庭社会支持情况调查报告。中国特殊教育,2006(4),3-9。

胡世红(2011)。特殊儿童的音乐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胡向阳等(2012)。听障儿童全面康复。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胡怡萍等(2014)。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行为问题关系。中国公共卫生,30(3),510-511。

李铣,宣讯和唐代盛(2004)。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理论整合与构建。中公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4(4),89-92。

李旭东和黄悦勤(2001)。感觉统合失调的研究进展。中华儿科杂志,39(9),573-575。

刘巧云(2018)。听障儿童心理健康支持系统的构建。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16(3),161-164。

刘新学(2011)。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社会支持研究。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1-3。

毛文琴(2014)。康复初期听障儿童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宣讲论文,北京国际康复论坛,北京。

陶铮和刘世喜(2005)。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现状分析。华西医学,20(3),584-585。

汤盛钦(2005)。特殊儿童康复与训练。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娜,尹梦雅,张晓丽和杜巧新(2014)。听障儿童社会情绪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80-183。

王萍和黄钢(2007)。沙盘游戏应用于临床心理评估的研究进展。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4(9),862-864。

王志毅(2007)。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韦小满(2006)。特殊儿童心理评估。北京:华夏出版社。

吴丹丹,赵兆和陈一心(2014)。儿童情绪障碍的研究进展。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2(3),275-277。

徐亚琴和夏黎(2007)。聋儿气质和行为特征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5(5),494-497。

杨霞等(2007)。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实用手册。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袁存梅和冯蕾(2005)。聋幼儿情绪状态对认知发展的影响。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3(5),37-38。

余菲等(2018)。音乐训练用于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听觉言语康复训练效果分析。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8(1),1-4。

张鸿懿(2000)。音乐治疗学基础。北京: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

张凌洋和易连云(2014)。专业化视域下的教师专业道德建设。教育研究,2014(4),116-121。

张钘铭,徐光兴和林榕发(2011)。沙盘疗法在儿童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研究述评。西北师大学报,48(1),109-115。

[1]作者姓名:孙勇

学历:本科

职务:山东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

研究方向:听力语言康复机构管理

联系电话:18615175587

通讯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唐冶新区围子山路3126号

邮编:250100

E-mail:sy667687@126.com

[2]作者姓名:吴丹凤

学历:本科

职务:山东省听力语言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向:听力语言康复

联系电话:13864125251

通讯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唐冶新区围子山路3126号

邮编:250100

E-mail:402071885@qq.com

[3]作者姓名:陈晨

学历: 硕士研究生

职务:山东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学前教师

研究方向:听障儿童学前教育

联系电话:15153119715

通讯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唐冶新区围子山路3126号

邮编:250100

E-mail: ccneverland@126.com

[4]作者姓名:周芳

学历:大专

职务:山东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个别化教师

研究方向:听力语言康复

联系电话:15098710773

通讯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唐冶新区围子山路3126号

邮编:250100

E-mail:326604350@qq.com

[5]作者姓名:许树芳

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务:山东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心理咨询师

研究方向:听障儿童心理与教育

联系电话:13964012504

通讯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唐冶新区围子山路3126路

邮编:250100

E-mail:xushu.fang@163.com

[6]作者姓名:孙震震

学历:大专

职务:山东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学前教师

研究方向:听障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联系电话:15753110322

通讯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唐冶新区围子山路3126号

邮编:250100

E-mail:741030787@qq.com

[7]作者姓名:刘丽丽

学历:大专

职务:山东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集体课教师

研究方向:音乐康复

联系电话:15588860421

通讯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唐冶新区围子山路3126号

邮编:250100

E-mail:155291455@qq.com

 

友情链接

©山东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山东新中天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 鲁ICP备18005225号-1
为了获得更好的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本网站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