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3-6岁,温柔而坚定的制定规则
3岁以后,孩子开始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接触到了更多的规则,开始了最初的社会化过程。
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他们开始理解为什么有这样或那样的规则,应该怎样处理矛盾才能不被惩罚。
接触到陌生的人或者环境的时候,他们会观察和尝试各种行为,并通过了解行为的后果,来判定规则的边界。
爸妈可能会觉得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太淘气了,总是要在父母的眼皮底下,故意做一些坏事。其实,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想看看规则的边界在哪里。
所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情境下,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以及对同一种行为的反应应该是一致的。
这样才有助于强化适宜的行为,抑制不适宜的行为,孩子才能逐渐将规则内化,形成自觉的、良好的社会性行为。
在坚持规则的过程中,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父母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失控,不要对孩子的行为反应过大,甚至是采取体罚等方式。
这都属于负强化,最后只会让孩子发现,扔东西是可以引起妈妈的一系列反应。别忘了,孩子在探索这个世界,父母也会是探索对象。
所以,制定规则的界限,父母需要既温柔又坚定。这个阶段,孩子仍然处于自我意识的建构过程中。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孩子和同伴发生冲突的几率会比较大,父母需要帮助宝宝建立最基本的社会化秩序。
温馨提示
1、不能有粗野、粗俗的行为。
2、别人的东西不要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3、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4、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5、不可以打扰别人。
6、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在孩子在学会独立走路的时候,父母就可以开始为孩子设立简单的规则了。
但是因为孩子尚小,在规则建立时,父母需要灵活应对,不要为了规则而规则,更不要对孩子“暴力执行”。
转自微信公众号“每日蒙台梭利”
©山东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山东新中天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 鲁ICP备18005225号-1
为了获得更好的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