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音障碍的表现
构音障碍是指由下颌、唇、舌、鼻腔、软腭和咽喉等构音器官的结构异常、功能障碍或未理解目标音位的发音特征异常引起的声韵调异常。而造成的言语清晰度和可懂度的下降。正常情况下的构音运动是指胸腔呼出的气流经声带的振动后,经由咽喉、上腭、舌、齿、唇等构音器官的摩擦或阻断发出语音的过程。但在构音运动过程中,由于构音的部位、方式、强度或动作出现不协调,就会形成构音障碍。构音障碍的表现为构音的不清楚,也表现为声韵调或者组合的清晰度出现下降的问题,从构音的表现来看可以从韵母音位、声母音位、声调的构音异常来进行分析描述。
一、韵母音位构音异常
一是韵母鼻音化。发元音时存在明显的鼻音化现象,大多为构音器官运动异常引起。
二是韵母中位化。发任何元音下颌、唇、舌的运动不明显。特别是舌的运动范围受限,多为运动器官运动受限所致。
三是韵母遗漏。表现为发一些复韵母的音时,将某个音位遗漏的现象,多为构音器官的运动不协调或运动控制的不稳定所引起来的。
二、声母音位构音异常
一是声母遗漏。儿童发声韵组合时,省略声母的部分发音,直接发出后面的韵母的发音现象。多由发音部位的异常或者发音方式未习得的原因。
二是声母歪曲。儿童发声韵组合时,将声母部分的发音扭曲,听上去并不是只有韵母部分的发音,又无法找到准确音位来描述目标声母。
三是声母替代。这个错位为主要错误走向之一,包括方式和部位的替代,多因为目标声母的构音运动不稳定或者不成熟所致。
三、声调异常
主要表现为一声调、二声调、三声调、四声调的发音混淆。如:用二声调和四声调替代一声调的升调化和降调化;用一声调和四声调替代二声调的平调化和降调化;用一声调和四声调替代三声调的平调化和降调话;用一声调和三声调替代四声调的平调化和升降调化。
儿童在学说话的过程中,发音都会不标准,随着语言发展逐渐成熟,舌头的控制能力进步,双唇的力量增加,下颌的稳定性提高,发音清晰度会随之而改善。 在普通话为主的地区内,儿童四岁半时,应完全掌握所有语音发音;如在方言地区,会略晚些。所以,当您的孩子进入3岁半之前,有发音不清楚的现象,父母可以先观察。但儿童到达4岁阶段,仍然有口吃不清晰的现象,建议进行言语矫治。
©山东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山东新中天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 鲁ICP备18005225号-1
为了获得更好的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