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热爱运动习惯: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适当的运动对幼儿的成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幼儿的骨骼发育,促进钙质的吸收,同时在孩子心情不好时,运动还能起到抒发情绪的作用。
家长在培养幼儿热爱运动的习惯时,可以协助幼儿找到一个他们喜欢的运动或活动。因为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往往更有坚持下去的动力。同时,要提前做好计划,确保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合适的场地进行活动。此外,还要注意确保运动装备和活动地点的安全性,以及幼儿所穿衣服的舒适性和适合运动的特性。在幼儿运动过程中,为他们提供适合的玩具,如容易握持的球或简单的跳绳等,能够增加运动的趣味性,让幼儿更加享受运动的过程,从而逐渐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
六、讲文明有礼貌习惯:塑造良好品格的关键
3 - 6 岁的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也是文明礼仪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家长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素质,为幼儿渗透文明礼仪教育。例如,在受到别人帮助后要教导幼儿说 “谢谢”,对年长的人要说 “您” 等。同时,在日常生活的各种情境中,要及时提醒和鼓励幼儿使用礼貌用语。通过这种言传身教和情境引导的方式,让文明礼貌成为幼儿的行为准则,逐渐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习惯。
七、规律作息习惯:保障身体和心理健康
每天让幼儿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是孩子身体发育的基础。有规律的作息能够让孩子缓解疲劳、放松身心、健康成长。
在培养幼儿规律作息习惯时,家长首先要自身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为幼儿树立榜样。当幼儿出现不守时的情况时,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避免一味地批评,以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导致幼儿产生逆反或自卑心理。如果幼儿出现磨蹭的情况,可以让他们承担 “磨蹭” 带来的不良后果,让幼儿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此外,还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会管理时间,让规律作息成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
在幼儿的成长道路上,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家长们需要耐心、细心地引导和培养,通过运用这七个方法,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转自:幼师宝鉴指南
©山东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山东新中天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 鲁ICP备18005225号-1
为了获得更好的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