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康复教育 / 功能训练

1-6岁特殊儿童大运动训练方法(一)

发布者:admin         点击数:116          发布时间:2025-07-22 09:14:24

粗大运动简称大运动或大肌肉运动。是运用个体功能,配合大肌肉运动,以有计划、有系统的肢体运动来改善个体的运动机能,促进身心发展。

很多有经验的家长都给出这样的建议:一定要重视孩子运动的培养。

粗大运动训练有这么重要吗?有些家长表示怀疑。觉得自家娃的运动能力已发展的比较好,康复训练内容也都会了,或是说都已经训练过了,再训练就应该加强语言、认知方面的内容了。

是的,在干预过程中孤独症孩子的运动能力是有了一些发展,或是说基本动作比较协调,但这只能说其具备发展的功能和潜力,绝不能代替应有的发展水平。

但当我们认真的观察和分析孤独症孩子们的运动发展能力时,便不难发现以下几点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运动量不足。表现在每日活动的时间往往不足2小时,且内容单调,一般仅限于走、跑两项活动,有的甚至不活动。

(二)大肌肉力量差。表现在动作的协调、稳定性不足。如:跳蹦床时腿发颤,跳动姿势不稳;抛接球时动作无力,手眼不协调或怕球碰着,不敢接球,拍球时腰弯得很低;对爬、跑的活动很惧怕或是逃避。

(三)运动技能低。表现在不会拍球、踢球、自抛自接球、跳绳、做操等。

(四)平衡能力低。如:不会走平衡木,不会单脚站立,不会单、双脚蹦跳等,特别是没有语言的孤独症孩子,大多数双脚落地的能力很差。

(五)耐力差、惰性强。如:不能自觉地按规定完成训练内容,极容易逃避,要靠老师大量的身体帮助完成。

据有关资料表述:孤独症儿童的运动发展普遍晚于正常儿童三五年不等。面对着以上种种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大运动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那么,粗大运动训练如何着手呢?

一、粗大运动训练内容

1.基本动作:走、跑、跳、钻、滚翻、滚动、爬等。

2.平衡运动:走平衡木、攀登、单脚站立、基本体操等。

3.器械及球类:跳床、滑板、滑梯、跳袋、转筒、悠千、传接球、推球、踢球、跳绳等。

4.模式训练:由5人操作的被动式训练。

二、粗大动作训练方法

1.亲情接纳法。先要与孩子建立亲密情感,使孩子有安全感和信任感,才能使之积极的配合训练。

2.正强化法。运用表扬和奖励的方法,引导孩子积极主动的参与训练并使其良好的行为得以保持和发展。

3.榜样示范法。当某些孤独症孩子对康复训练的内容不感兴趣或产生畏惧退缩时,你可以给他示范,以此制造出活跃的气氛来影响和带动他参与。

4.游戏法。把孤独症康复训练的内容编成简单的游戏使训练具有趣味性,孤独症儿童在玩中训练,效果更好。

5.身体帮助法。用身体帮助有困难的孤独症儿童完成训练内容。如:孤独症康复指导师用手拉着孤独症儿童走平衡木等。

总之,训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谓教无定法,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创造。如果孩子天性好动,训练中就让他动起来,使他能积极参与各项训练,身心得到发展。

选自启音言语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

©山东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山东新中天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 鲁ICP备18005225号-1
为了获得更好的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本网站

关注公众号